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VS深圳:谁将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占据更高定位?

刘晓博 上海华略智库 2022-12-24

 


作者:刘晓博
来源:刘晓博说财经(ID:liuxb929)


深圳和上海,作为成为大湾区和长三角里最耀眼的城市,一个是在创新精神和科技活力中发挥“示范区”的开路先锋,另一个则是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中发挥“引领区”的拉车主力,而两者定位的不同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多元的“路线图”。


11月12日,“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”在上海隆重召开,总书记出席并讲话。

 

在之前的10月14日,“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”在深圳举行,总书记也亲自出席并讲话。

 

从这两个讲话里,可以读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,对长三角、大湾区的新期待,以及对深圳和上海的不同定位。

 

有很多读者留言,希望我分析一下浦东讲话,对比一下国家给上海和深圳的定位。还有的读者希望知道,在国家战略里上海和深圳哪个更重要。

 

我之前在专栏里分析过,在2019年8月之前,深圳城市定位是低于北京上海的,甚至低于广州。2019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、国务院“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”,对深圳来说是一个转折点,深圳的城市定位大幅跃升,达到了跟“京沪比肩”的程度。

 

但由于大湾区是一个“合伙人圈子”,有3个关税区(内地、香港、澳门)、3种货币(人民币、港币、澳币)、2种社会制度(社会主义制度、资本主义制度)和3种法律体系(内地是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,香港是海洋法系,澳门是大陆法系),再加上从经济总量看,香港、深圳、广州基本势均力敌,所以大湾区没有绝对的、唯一的中心,中央的定位是四大中心——香港、深圳、广州和澳门。

 

而长三角也非常独特,涵盖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“三省一市”,面积5倍于大湾区,但只有上海一个中心。京津冀面积也很大,国家确定是北京、天津两个中心,实际上是北京一个中心。

 

目前每年中央财政里源自上海的收入高达1万亿左右,源自深圳的5000亿左右,源自北京的接近6000亿。所以,上海的地位不言而喻。至少从体量上,从片区带动能力上,还是比深圳强的。

 

所以我们可以说:在国家战略里,深圳和上海都非常重要,处于同一量级。两个城市各有特色,发挥的历史使命不完全一样,深圳是新锐的先锋部队,并开始发挥主力部队的作用,上海则一直是实力雄厚的主力部队,目前对中央财政的贡献仍然位居第一。相对来说,上海的整体定位更高一些。

 

但你要知道,深圳特区成立40年来,“逢10”的年份必有国家级庆典,都是总书记亲临出席并讲话的规格。毕竟,设立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,而罗湖和蛇口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双起点。

 

浦东开放30年来,之前的两个“逢10”庆祝大会,规格没有这么高,一般是上海市委书记主持并讲话,只有这次30周年大会的规格达到了深圳的级别。

 

再看领导讲话。总书记10月14日在深圳的讲话6000多字,11月12日在上海的讲话4000多字,深圳的权重略高。两个讲话里出现的高频词,清晰地反映出中央对两个城市定位的不同。

 

01在体现新锐、开拓性、历史转折的词汇上,深圳明显占优


总书记深圳讲话里,“开放”出现了34次(浦东讲话32次)、“改革”51次(上海讲话25次)。


由此可见,这两个讲话都是中国继续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宣示,但深圳承担的改革重任显然更大一些。

 

此外,总书记深圳讲话27次提到了“创新”(浦东讲话是15次),深圳讲话9次提到了“科技”(浦东讲话是7次)。


深圳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活力,也是公认超过上海的。

 

深圳带给当代中国的历史感和战略感也更强一些,深圳讲话提到“历史”10次,浦东讲话7次;深圳讲话提到“战略”11次,浦东讲话5次。


这不是说深圳比上海历史更悠久,而是说深圳在当代中国历史转折中的意义更重大,跟发展战略的关系更密切。


02在体现规模、中心、国际化等方面的词汇上,上海占优

 

在浦东的讲话里,9次提及了“中心”,深圳讲话只有5次。


这很容易理解,上海的城市定位就是一串中心,而深圳的定位里不太提及中心。

 

浦东讲话还2次提及了“龙头”、2次提及了“枢纽”,深圳讲话均为0次;浦东讲话13次提及了国际,深圳讲话12次(注意,深圳讲话要长50%);浦东讲话8次提及了“全球”,深圳讲话7次。

 

此外,在金融、航运方面,中央对上海的期待也更大一些。浦东讲话里提及金融5次,深圳讲话只提及了2次;浦东讲话提及航运2次,深圳讲话没有提及。这说明在金融中心、航运中心方面,上海定位比深圳高。


03立法方面,国家对深圳期望值更高

众所周知,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,这个立法权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直辖市立法权。此次深圳拿到的综合授权里,也有很多关于支持特区率先立法的要求。

 

所以,在总书记深圳讲话里,提及到“法”18次,基本上是“法律、法治、立法”的原意;而在浦东讲话里,只提到了“法”3次,其中2次是“想法”、“做法”,只有1次是“法治化”。

 

04上海是“引领区”,深圳是“示范区”

 

中央给深圳最新的定位是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”,并于2019年8月以“中共中央、国务院”的最高规格,制定并颁布了落实的“意见”。

 

浦东讲话透露: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《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》,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。

 

也就是说,浦东也将拿到一份跟深圳规格相同的“意见”。国家给浦东的名头是——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”,跟深圳的“示范区”遥相呼应。

 

很难说“示范区”和“引领区”谁更重要,只能说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。深圳仍然是开路先锋,上海仍然是拉车主力。


05“综合改革试点”和“改革系统集成”


在改革方面,中央给深圳的头衔是“综合改革试点”,也就是批量授权,分步推进。授权的力度非常大,首批就有40项授权。

 

对应深圳的“综合改革试点”,中央此次给浦东了“改革系统集成”的要求,定位也非常高。


很难说“综合改革试点”就不去“集成改革”,也很难说“集成改革”就不“综合改革”,其中的差别非常细微,都是最高规格的要求。


06提及深圳3大片区和上海1大片区

 

在深圳讲话里,总书记提到了4个重点发展片区,其中3个在深圳。这四个片区是:前海、福田河套(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)和光明科学城(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),此外还有珠海的横琴。

 

在浦东讲话里,提及了临港新片区。要求是:

 

要更好发挥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,对标最高标准、最高水平,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,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。

 

注意“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”的提法,这说明国家将在临港实施更大力度开放,看看我们到底可以承受怎样的开放力度,估计重点在金融、互联网等方面。

 

07要求上海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”,深圳未提及


浦东讲话提出,浦东乃至上海要“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”、“提高对资金、信息、技术、人才、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”、“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”。

 

这些要求和定位,深圳暂时没有获得。因为在大湾区,香港在发挥这方面的作用,深圳很难取代。

 

总书记曾在2019年12月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《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》的文章,认为“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已初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”。

 

也就是说,在高层眼中,长三角和大湾区发展质量最高,前途无量。正因为如此,这两个片区都拿到了“双国家战略”。

 

大湾区拿到的是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”和“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”,都是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名义下发的最高规格的规划文件。

 

长三角拿到了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”,即将拿到“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”。

 

深圳和上海,分别成为大湾区和长三角里最耀眼的城市,一个将在中国发挥“示范区”的作用,一个将发挥“引领区”的作用。


———— e n d ————

推荐阅读
【原创】三十而立,浦东十问
【演讲】城市竞争关键之战:“十四五”如何重塑人才发展新生态(下)【演讲】停不下来的争夺战:“十四五”人才发展规划大思考(上)【荐文】RCEP签署:没有美国,全球最大自贸区诞生(一文通透)!【荐文】黄奇帆: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
【荐文】中央重点布局:未来 5 年,科技自立自强为先,这些行业被点名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